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困难,也对我国就业造成较大冲击。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之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正在逐步得到化解。但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民生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问题更加复杂,需要采取针对性、前瞻性更强的政策措施。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就业政策效果显著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了综合影响,进而对我国就业带来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有3个特点:第一,对农民工就业影响最大。今年二季度以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比较严重的东部沿海地区,出口企业和产业部门的用人需求下降较大,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况比较严重。第二,范围可能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大幅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外向型企业,而且会对产业链中非出口型企业造成冲击,并影响这些领域的就业稳定。第三,存在出现就业挤压效应的危险。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本来就很紧张,局部地区、行业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可能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趋紧。 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2%,为近3年来最高水平。2008年末,人保部监测的513家企业,岗位年净流失达8.05%,这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8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去年增长66.7%。专家指出,这些政策出手快、力度大,组合性强,统筹兼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正在逐步得到化解,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就业形势都会保持平衡并持续向好。 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不利于扩大就业的因素 专家认为,2008年开始的失业率提高,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现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同时,周期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造成的失业)交织,就业问题异常复杂。目前存在的不利于扩大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增长会扩大就业,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率偏低现象长期并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弱化倾向。目前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仅约为0.1。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有减弱的趋势。2001年―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由约1个百分点下降到约0.31个百分点。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又主要向拉动就业能力较弱的石油化工、通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行业集中,投资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减弱。再加上我国单位GDP中的工资比重、国民收入中的居民收入比重偏低,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居民消费不足,影响了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影响就业增长。以往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强,在出口大幅滑坡的情况下,就业问题愈发凸显。因此,应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以及政策出发点等方面,注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二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逐步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部分。目前,这两大群体与产业结构升级不相适应的问题都很突出。大学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相脱节,致使一些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低,创业能力也较差,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但我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较少,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及其质量。 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发挥着主力作用,但抗冲击能力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同样的投资,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大企业的10多倍。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管理落后等问题,绝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容易受经济波动影响。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资金、政策等方面的瓶颈,进一步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这也影响了社会就业稳定和就业率提高。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导致劳动力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效率较低,成为扩大就业的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落后且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不对接,增加了农民转移就业的难度和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发达,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信息服务、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政策覆盖范围窄、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出台地方就业保护政策措施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就业和创业活动。 将短期促进就业措施与中长期就业政策结合起来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将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 在保增长中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目标。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保增长无疑是应对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但鉴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降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量的大幅增加,因而在保增长中应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此,应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就业效果。在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城镇化等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都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比如,在财政投资计划中应考虑如何让财政投入更好地起到扩大就业的“种子”资金作用,适当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倾斜。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考核也应加入新增就业岗位方面的内容。有专家提出,鉴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未来我国应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 把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结构调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吸纳劳动力;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吸纳相应人才就业;特别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扩大就业的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扩大就业与科学发展相得益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中,应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进一步扩大消费比例,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在我国,目前1人创业一般可以带动5人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既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也要出台力度更大的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一是为创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如,成立专门机构对创业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帮助;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取消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等。二是尽快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以及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不少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关键是要通过有效机制将其落到实处。三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不同创业群体出台有差异性的扶持政策,满足不同群体的创业需求。 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是指在正常经济情况下长期自然存在的失业,主要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加强政府劳动力市场服务职能,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中介服务、培训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就可以用自然失业率的降低来抵消周期性失业率的上升。特别是对于青年就业群体来说,降低自然失业率还有很大潜力。此外,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通过灵活就业渠道弥补正规就业损失,也是经济困难时期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 着眼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人才结构。经济危机之后新的经济繁荣是在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上形成的。在世界性经济危机来临时,谁按照产业升级的要求优化人才结构,谁就能在随后的繁荣时期抓住机遇。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做好人才教育和培训的统筹规划,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调整大中专院校的专业设置,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重视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巨大促进作用。从长期看,科技进步不仅不会带来失业,而且会由于开拓了新市场而增加就业。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科技类新型企业发展不足。过于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增长,迟早会产生瓶颈。因此,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在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形成竞争力,增强扩大就业的后劲。 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制度基础。优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还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完善和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有关就业的法律政策。
本文引用自:中国创业就业网。
|